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粗心很正常的事情,写字总是写错,数字也总是错了,等大一点就好了。殊不知,这是因为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怎么总是粗心大意?也许是小时候你没引导好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里小孩特别喜欢“捡破烂“,那就要当心了,孩子的细节敏感期即将到来。
我儿子最近对细小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只蚂蚁,一只瓢虫,一个小纸屑,甚至是一根头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人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不亦乐乎。有时候我拿着玩具,引导他看上面的图案,他却突然让我看玩具上面的小黑点,他就像自带了“显微镜”一样,总能发现各种我根本不会注意的东西。
后来早教老师告诉我,这是特别好的现象,说明孩子开始对细节敏感了,而幼儿时期发展细节敏感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要培养对于细节的敏感?
细节敏感期就是孩子突然对细小的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出现在1岁到4岁的孩子身上,这些细小的物体,可能是一只蚂蚁、泥土里的蚯蚓;也可能是一颗小石头、掉在地上的面包屑、墙壁上的一个小洞。
家长可能不会理解那个“微观”的世界为什么能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于是大人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这个小洞洞有什么好看的”、“那个虫子很脏,别看了,快走开”。当孩子自发地在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时,我们大多选择了不当一回事,错过了孩子细节敏感能力的的最佳培养期,等孩子长大了以后才开始埋怨“你怎么总是那么粗心大意”,而这只是因为小的时候你没引导好。
细节敏感的培养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数字中的“6”和“9”很相似,英文字母中的“b”和“p”很相似,孩子首先要发现他们的不同,才能正确完成数字计算或者单词读写。而这些就要求孩子有观察细节的能力。
有些孩子进入小学后,总是出现“粗心大意”,会把91看成19,把1000少写一个0等等,这很大原因是孩子对于细节不够敏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哪里不同。
培养细节敏感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细小的事物不像大件东西那么显眼,所以要在茫茫的自然界中找到那么微小的东西绝对是考验孩子观察力和洞察力的,1岁-4岁是孩子自发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观察力的高发期,当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和你分享时,也许只是一根羽毛落在了草地上,家长需要一起观察并进行肯定,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被鼓励才会让孩子有积极性继续观察。
1、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粗暴中止孩子的行动
在妈妈看来,纸屑、小石头、小昆虫什么的,都是带了细菌的,因此在孩子研究他们的对象时,家长应使用善意的提醒,要孩子注意卫生,不能随便将小物品放进嘴里,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去阻止行为。
2、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不要随意去“干扰”他的观察
比方说,孩子在看蚂蚁搬家,觉得很有趣,妈妈这时候大可不必因为吃饭时间到了而去打断他,只需要在旁边提醒,让他完成了自己的研究后就去吃饭。粗暴打断,次数多了,以后无论孩子在做什么事,都带了阴影式的干扰,再不能全神贯注,也无法认真观察了。
3、多给孩子创造些“观察”的机会
观察细节最好的课堂就是大自然,所谓“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可以观察的环境,比如多带孩子去外面走走,一起去寻找哪里有蚂蚁搬家,哪片叶子上有好看的纹路等等。
通过玩玩具来培养细节敏感
孩子一般从1岁以后慢慢就会开始出现对一些细节特别感兴趣的迹象,我们平时和他玩玩具时也要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今天我从易到难分享一些游戏技巧给大家参考。
初级技巧
我建议每次给孩子两个玩具,鼓励他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玩具小车,家长可以买两款款式一样但颜色不同的,或者颜色一样款式不同的,方便孩子比较。家长一开始要给予引导,告诉他“红色的小车门能开,蓝色的小车门不能开”,“红色的车比蓝色的大,蓝色的车比红色的小”。建议家长多使用比较的句式引导孩子注意细节,发现相通与不同。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引申到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对观察到的东西进行比较。
进阶技巧
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可以自如地进行上面初级互动后,就可以考虑引进图片的比较。图片比较要比实物比较更难,因为实物孩子还可以摸,而图片完全就考察孩子的观察能力了,但这就是今后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我建议家长可以多买一些练习图册给小孩,例如里面有相同的图案,但大小不一,或者是在众多不同的图案中,找出相同的。除了练习图册,类似寻宝的绘本和拼图,也是很好的练习工具。相比初级技巧,进阶技巧需要孩子做主导,家长可以较少的参与其中,更多是在孩子疑惑,或者寻求帮助的时候,家长可采取鼓励的办法,千万不要催促,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观察细节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