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画,特别是小品,
即使在今天这个国力上升、
民生渐富的时期,
我们见到这些杰作,
仍会对那个时代心怀激动、
胸怀敬意、屏息惊叹。
  
马麟《秉烛夜游图》
册页,绢本,设色,24 x 25 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绘画深深地透露着一种静谧,
仿佛诗人穿越回宋朝,
做一回匠人,
手中握着笔,笔尖轻轻地
在绢丝上一层层的渲染,
染出平静,染出优雅,染出极致。
所谓,
“一花一世界”大概就是这种感悟。
  
《蕉荫击球图》
绢本,设色,25 x 24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
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
被历代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作为精品珍藏。
  
《猿猴摘果图》
绢本,设色,25 x 25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尤其是在宋代,
随着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
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
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
大到山水风景,小至野草闲花,昆虫禽鱼,
都运以精心,出以妙笔。
  
宋 佚名《青枫巨蝶图》
绢本,设色,23 x 24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家在命笔之时
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
精思巧构,展示技法。
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
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两宋盛极一时的扇面画流传至今,
使我们饱览了两宋绘画的高尚艺术。
  
南宋 吴炳《出水芙蓉图》
绢本,设色,23 x 25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设色既有富丽堂皇的,也有清幽雅致的,
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一股浓浓的诗意,
演绎出一种别样的雅致意蕴!
花鸟扇面
  
宋《秋树鸜鹆图》
绢本,设色,25 x 26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胆瓶秋卉图》
绢本,设色,26.5x 27.5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碧桃图》
绢本,设色,24.8x 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霁雪》
绢本,设色,24.8x 2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豆花蜻蜓图》
绢本,设色,27x23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从菊图》
绢本,设色,24x25.1cm,北京故宫博物院
  
《晚荷郭索图》
  
宋《海棠图》
绢本,设色,35.5x 3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竹鸠图》
绢本,设色,25.4x 26.9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梅竹寒禽图》
绢本,设色,24.8x 26.9cm,上海博物院
  
李安忠《晴春蝶戏图》
绢本,设色,23 x 25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红蓼水禽图》
绢本,设色,25 x 26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赵佶《枇杷山鸟图》
绢本,设色,22.7x 24.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苹婆山鸟图》
绢本,设色,24.9x 25.4cm,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水风景扇面
  
《李嵩月夜看潮图》
绢本,设色,纵22.3厘米,横22厘米,台北博物馆藏
  
《长桥卧波图》
绢本,设色,23 x 26 cm,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山鱼艇图》张训礼
  
《澄江碧岫图》佚名
  
《层楼远眺图》佚名
  
《风担展卷图》赵伯骕
  
《江亭闲眺图》佚名
  
《临流抚琴图》夏珪
  
《山居图》燕肃
  
《松湖钓隐图》李唐
  
《松磴精庐图》阎次平
  
《仙山楼阁图》赵伯驹
人物扇面
  
《浴婴图》
绢本,设色,35 x 35 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李嵩《市担婴戏图》
册页,绢本,浅设色,25 x 27 cm,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