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开卷有益,然而并非所有的书读来都“有益”。当家长们面对市场上繁杂的图书,往往会陷入选择困难,或只能从经典文学作品入手。实际上,为了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阅读的方法论。那么,在浩瀚书海中,我们应当如何筛选与鉴赏儿童文学?孩子又怎样读书才能提升写作能力呢?

此前,猿辅导特地邀请到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阅读经验和文学作品背后的灵感来源。
在曹文轩老师看来,好书是有血统的,在读书的问题上,不能将选择权100%下放给孩子。同时,图书一定有选择的问题,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看这本书是否具有正当的道义观;是否具有培养小孩审美趣味的功能;是否能够培养孩子悲悯情怀。
与此同时,对于儿童文学的鉴赏方法,曹文轩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曹文轩老师认为,读书方法都是交替使用的,有一个叫“速读”,就是快速地读,一目十行。有的书就是需要速读,这样才能够读很多的书。读书的质量是和数量连接在一起的,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读书的质量。另外还有一种则是“信读”,相信的信。对于那些经典,必须怀着虔诚、敬仰之心去读,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充分领会书里的奥义和精妙之处。
另外,要想报作文写好,要在写作上成功,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唯有看书。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如果一个作家要不停地往前走,总是有作品出现,他不能停止阅读,小孩亦是如此。
有的家长表示,自家小朋友是非常喜欢读书的,但作文始终写不好。究其原因,曹文轩老师认为:一方面是阅读对写作所发生的效应,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他有一个缓慢的、滞后的过程,慢慢地显露前期阅读所产生的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读了不值得读的书。
猿辅导认为,在社交媒体发达、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与人互动的方式更加便利多元,而丰富的短视频、影视、音频和碎片化社交信息,也进一步挤压了我们与一本书安静相处的时间。但阅读能帮助孩子建构想象力与感知力,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产生深远影响,塑造一个有温度的人。当面对未来茫然无措时,阅读是唯一的答案。
转载: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