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桌子凳子搬下去,我要站着为大家讲!” 3月27日下午,在都匀市举办的“贵州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修班”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未刚走上讲台,一个细节就体现出“以劳为美”理念。她以《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推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为题,围绕如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与会的300多名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劳动教育工作有关同志、劳动教育教研员、骨干教师,教方法、传经验、送点子。

专题讲座上,杨未结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对劳动教育工作认识和感悟,从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导向,奋力开拓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局面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授课。
杨未说,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有紧迫感、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说,能否实施好劳动教育,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百年大计。

时下, 各地区和学校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育人方面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仍然还存在学校中被弱化、家庭中被软化、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这三种不正常的“三化”现象不仅必须扭转,并且要“强化”,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氛围日渐浓郁。
在她看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要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建设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复兴大业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

杨未告诉大家,劳动教育是好事,但要尊崇科学,不能搞“一刀切”: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杨未还表示,学校是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全省教育部门要走在学习、宣传、传承劳动文化的前列,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培育崇尚劳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当然,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规定,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要坚持劳动育人与学校日常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实践实训相结合、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效果才会好,收获才能丰。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授课中并非传统的台上讲、台下听。而是人人参与其中,人人有份,人人有事干。现场将参会人员分成18个组,每组设组长、成果宣传员、成果汇总员、新闻报道员、资料收集员、记录员、简报编辑员,按水星1—3组:小学1-2 ;金星4—6组:小学3-4;火星7—10组:小学5-6;木星11—14组:初中 7-9;土星15—18组:高中;给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劳动教育实践技能比赛项目创意十足, 各类成果汇报百花齐放,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大开眼界,深受启迪,收获满满! " 与会众人纷纷认为,这堂精彩授课,站位高、目标明、措施实,对劳动育人、五育并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精准指导;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是一堂劳动教育大课和以劳育美、以美育人的“金课”;让他们对今后如何开创劳动教育工作新局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充足。
通讯员 陈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朝义
梁晓琳 潘国虎
编辑 肖知潞
二审 任伟
三审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