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旧址,在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孔子及其思想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重要源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意义非凡。春和景明,六2中队来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进行实践寻访。
队员袁京琳、张了凡带领队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华文明五千年,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回望中国历史,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知识,他的学问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宝藏。今天我们礼拜孔子,既是对知识表达敬重,也是在诉说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像孔子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这也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队员马乾铭指导同学们用华夏礼仪中被视为最高礼节的四拜礼礼拜孔子,向世界宣告:祖宗的智慧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们会将这份财富小心珍藏、代代相传。
队员王炳森给大家讲了国子监中辟雍的用途,以及“临雍讲学”典礼中声音是怎么传出去的,再次让队员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队员唐煊赫告诉我们国子监的琉璃牌楼地位特殊,还让我们了解到作为古代最高教育机构的国子监,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学期六2中队成立了雅言小队,立志通过小队活动汲取国学精髓,把凝结千年时光和无数文人墨客守护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从11月18日至今,共完成了8周的诵读积累。每周,队员们会按时上传自己的背诵录音,录制背诵视频。即使是寒假,也没有停止积累背诵,部分成员已经开始挑战616字的《琵琶行》。
传统节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雅言小队通过诵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本学期还将把背诵内容转发班级群,带动更多的队员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