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秋意渐浓。9月4日清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校园里洋溢着新学期的喜悦与期待。小学部门口,一个精心设计的“幸运转轮”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驻足打卡。转轮上书写着“善思者”“创造师”“倾听者”“丰盈娃”等美好寄语,寓意着学校对每个孩子的殷切期望。五彩斑斓的气球柱点缀焕然一新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新学期的欢乐气氛。中学部则别出心裁,在教学楼大屏幕上展示出由全校师生姓名共同拼成的校训“博文约礼,行知合一”。这一创意设计不仅体现了师生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受到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上午8时15分,开学典礼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四位主持人——学生代表张语珊、孙一洋、张馥珊、教师代表李鹏达携手登台。在主持人自我介绍后,特别介绍了出席本次典礼的重要嘉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被百万网友亲切称为“火山爷爷”的刘嘉麒院士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名誉校长、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张建玮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爱宾果董事长闵海波
中关村科促会科技教育专委会主任郑彦良
中国科学院博士申紫阳
主持人带领全场挥动小红旗,齐声高呼校训“博文约礼,行知合一”,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在欢快的乐曲中,国旗班、家长火炬手与小一、初一年级新生队伍依次入场。值得一提的是,在典礼开始前,小学部各班已经为新生举行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朱砂启智”仪式,老师们亲手为每位新生额点朱砂,寓意开启智慧之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庄严走过“启智门”,完成了这一富有意义的传统仪式。
此刻在典礼现场,校领导与一年级教师们为新生分发象征智慧与传承的“入学盲盒”。主持人张语珊同学热情洋溢地欢迎新同学:“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十八中实验温暖大家庭的一员了!”
 
 
初三年级国旗班将国旗郑重交予新一届国旗班,完成使命与责任的传承。主持人孙一洋同学庄严宣布:“交接的是旗帜,传承的是信仰。”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场师生、家长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国旗冉冉升起,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由师生家长共同创作的原创诗朗诵《山河共你我》深情上演。从“历史不曾被遗忘”到“繁华盛世共你我”,再到“少年在行动”,朗诵者们用铿锵诗句传递家国情怀与青春担当。其中“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中华!”的豪迈誓言,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学校表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团队。获奖项目包括木屋设计、杏宝IP形象创作、学安之路彩绘等。张建玮教授、刘洪涛书记为获奖师生颁奖;闵海波主任、家长代表张桂琴女士为另一批获奖师生颁奖。主持人张馥珊同学动情地说:“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温暖、美丽。”
 
 
同学们以昂扬的姿态演绎舞蹈《红星闪耀时》,展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焕新。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照万代,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学校对在丰台区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赛、艺术科技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郑彦良主任、宋雨涵老师为田径队获奖学生颁奖;家长代表佟童女士、付小玉老师为足球队获奖代表颁奖;刘嘉麒院士、丁长林校长为艺术与科技类获奖学生颁奖。
 
 
丁长林校长以“学做人”为核心,阐述学校教育在“职业属性”与“哲学属性”上的双重使命。他回顾学校在课程改革、科创项目、研学实践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果,特别介绍了新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和"博·约"计划,鼓励学生在“博文约礼,行知合一”的校训引领下,成为学识渊博、人格完善的个体。
 
 
刘嘉麒院士为学子送上新学期寄语。他以火山喷发为喻,鼓励学生积累能量、保持好奇、勇于担当,用火一样的热情迎接每一天,最终实现属于自己的“壮丽喷发”。亲切的话语和生动的比喻,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
 
 
全场新生开启“火炬盲盒”,抽中火炬标识的学生代表点燃主火炬。与此同时,象征科技梦想的火箭模型腾空而起,将典礼推向高潮。火炬接力与火箭发射寓意着智慧与梦想的代代相传,展现了学校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
初一部分新生代表表演军体拳《以文铸魂 以行铸梦》,展现强健体魄与坚毅精神。全场齐呼校训“博文约礼,行知合一”,声音响彻云霄,彰显十八中实验学子的精神风貌。主持人带领全场宣誓:“在书海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锤炼品格,用笔墨书写理想,以脚步丈量远方!”
“云朵”合唱团与全场师生家长共同唱响《Try Everything》,挥舞红旗,歌声激昂,传递出“尝试一切、不畏失败”的勇气与决心。在热烈的氛围中,典礼圆满落下帷幕。
 
 
整场典礼庄重与欢愉并存,传统与创新交融,充分体现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博文约礼,行知合一”的育人理念与教育实践。新学年已启程,全体师生将携手书写属于十八中实验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