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以“名师智汇 聚力深耕”为主题的2025年朝阳区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会在工大附中首城国际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院长谢鹃,副院长孙卫华、曾志伟,以及157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工作室”项目组全体成员等共计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继续教育办公室执行主任李宏斌主持。

朝阳区“名师工作室”是有力推动区域新时代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方式之一,是引领、促进朝阳区教师队伍高端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区目前共建有157个名师工作室,有核心成员800余人,外围成员近2000人,可有效覆盖引领并牵动全区万余名教师共同成长和进步,为朝阳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发展与成长的路径、平台和空间。

项目负责人景为国老师代表教师发展学院项目组对“名师工作室”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2025年,“名师工作室”项目聚焦“一师一室一品牌”整体目标,建立了“工作室联盟”和“名师工作站”,为区域优秀教师群体发展和向“优质均衡、开放多元的特色教育强区”迈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庄重、热烈的气氛中,谢鹃院长、孙卫华副院长、曾志伟副院长向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分别颁发了工作室铜牌和主持人证书。

四位工作室主持人代表,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和阶段成果分享。
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的郑丹娜校长,介绍了我区第一个名师工作站——“郑丹娜生命涵育名师工作站”的组织架构、功能职责和特色优势。工作站集九个工作室、研究室、工作坊于一体,践行生命涵育理念,致力于创造每个生命自由生长的教育生态。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刘军老师以“联盟萃英 智汇劳育”为题,围绕联盟构建与实践之路展开汇报。该工作室以“开放协同、资源共享、问题共解”为核心逻辑,围绕“构建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区域育人生态”的研究方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八十中学的韩叙虹老师在交流中表示,工作室始终以“夯实基础、开放融合、双向赋能、共生共长”为宗旨,构建主持人与青年教师的“学习成长共同体”。主持人既是引领者,更是同行者、合作者,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提升、共同成长。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李莉老师在交流分享中表示,工作室以“聚焦AI赋能、深耕思维课程、辐射教师成长”为初心,围绕“小学数学思维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核心主题,在主题研究和成员培养上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思路、新方法,打造基于小学数学思维课程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甡校长,为各位主持人作专题培训。吴校长在讲座中指出: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重要载体。先进的工作理念、清晰的工作目标、接地气的研究内容、先进的课题引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其基本要素。吴校长强调:工作室主持人要明晰定位,厘清目标,精心设计课题,制定各项制度,促进工作室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本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会,既有阶段性的总结,又有个体经验分享,更有专家培训指导。相信157位工作室主持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凝练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持续强化工作室的辐射力、影响力,推进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更好地促进朝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