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10月23日24日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举行了“阳光思政 铸魂育人”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课堂实践,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交流、专家引领环节,为思政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阳光思政”特色品牌建设。怀柔区思政课督导专家、怀柔一小思政课督导员(原怀柔三小校长)彭兴江,怀柔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东梅莅临学校指导,学校干部、阳光思政研究中心成员、全体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部分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听课研讨活动。
解双立老师的《生活离不开规则》着重结合常见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则,侧重感知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切实感受遵守规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而且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
张梓渝老师的《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张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课堂上,当《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浮现,当“王二小”等英雄故事娓娓道来,那段峥嵘岁月不再遥远,爱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网络新世界》是钟艳艳老师讲授的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网络资料、课中设计丰富课堂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
杨春苗老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则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帮助学生树立权利意识,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张瑞霞老师的《辽阔的国土》一课从多角度让学生感知我国国土辽阔,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培养他们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和能力。
课后,五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与会人员围绕研究课,展开了深度且热烈的研讨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活动最后,教研员李东梅、彭兴江校长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指导,既肯定了亮点,又提出了优化建议。他们认为: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思政引领力,老师们运用多样方法精准施教,用课标指导教学,用课标引导学生学习,呈现出多样的学习方式,课堂成效显著。同时他们也希望老师们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达到情感共鸣,切实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教学风采,更通过“实践--研讨--提升”的闭环模式,为学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怀柔一小将继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堂,进一步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