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朝阳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养与综合能力,2025年11月4日,朝阳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暨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第八次培训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举行。本次培训旨在将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教师为自身职业发展注入“心”能量,特别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博士作为主讲老师,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压力管理”为主题作专题培训。教师发展学院德育心理培训中心杨红主任主持本次活动。

赵老师首先介绍了大脑的预测编码理论,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高度依赖已有的预测模型,这虽然大大提升了认知效率,却也容易形成思维局限。他进一步引导教师们重新认识压力,强调“事件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压力,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对事件的解读方式”。因此,转变观念至关重要——我们不应将压力源视为威胁,而应将其看作促进自我成长的契机。
在理论阐释之外,赵老师也分享了简单易行的抗压训练方法。他提到,通过规律的运动与充足的睡眠,我们能够有效重塑大脑,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心理韧性。为了让教师们亲身体验运动对身心状态的即时调节作用,赵老师现场带领全体老师练习“八段锦”,体验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老师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了放松训练带来的积极效果。

赵老师指出,人类大脑在进化中形成了对负面信息的优先关注,存在天然的“负面偏差”。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正是帮助我们超越这种先天倾向——它引导我们关注优势而非局限,接纳自我而非苛责过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与幸福,而非仅仅规避痛苦。这一理念为教师们的压力管理与心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未来的实践方向,教师们也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回答问题。

本次培训从脑科学的视角出发,引导教师学习如何将压力转化为成长契机,通过认知重构、建立积极思维模式等策略,有效管理压力,构建积极的教育教学心态,从而更从容地履行育人使命,成为学生积极品质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随着本次培训活动的结束,本轮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系列培训正式落下帷幕。活动最后,教师发展学院德育心理培训中心杨红主任作总结发言。杨主任强调,全体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内化于心”,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学懂悟透,更要“外化于行”,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主动践行。她指出,校园是践行积极教育、涵养学生品格的主阵地,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将培训成效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培训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