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以生命滋养生命的守望,更是一场智慧与情怀的深度交融。在时代浪潮中,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小学的班主任们以论坛为平台,共同探秘实效性的班级管理,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本次论坛由怀柔一小班主任工作室导师杜景红主持,副校长闫成斌、德育主任王欢、大队辅导员李征南以及全体班主任参加。
在轻松愉快的“夸夸”环境中,老师们相互点赞,相互欣赏,相互照耀,也传递了一份爱,一份感动,一份责任。
论坛现场,3位资深班主任结合多年实践案例,从不同维度分享干货:
李海波老师表示,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一是细、二是盯。教育的根基在于爱的滋养与温暖的传递,任何高效的管理方法,都离不开爱的内核。是师长的关爱,让严格的规则变得可以接受,让日常的唠叨变得充满善意。
穆小梅老师对于低年级孩子,穆老师主要从三方面来培养孩子。站队:巧用地面各类直线。卫生:秉持“台面无物”原则。听讲:培养“两种坐姿”。想要杜绝分心,就要从听讲上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刘凤慧老师的工作理念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把工作做好。刘老师以爱为底色的教育,赢得了家长与孩子的由衷信服,也让孩子在高年级时,因这份爱而更加自觉、努力。
杜景红老师从三位老师的经验中总结:好的班主任,从容的背后是责任、是智慧、是对孩子们的爱。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去付出,我们一定能够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守护者。
王欢主任做最后总结发言,凝练出三点育人共识:其一,回归教育本真,践行"深耕细作"的慢教育理念;其二,善用个体差异,构建因材施教的创新实践体系;其三,坚守教育定力,在时代喧嚣中保持"静待花开"的从容与智慧。
教育如田园牧歌,唯有以耐心耕耘、用智慧浇灌,方能静待每一株幼苗循着自身节律,绽放独特芳华。